“人工型水军”刷流量已成行业 大学生为主体
据调查,近年来,随着各类平台对自身技术系统与员工管理等多面实施“堵漏”,“技术型水军”由于操作难度上升、效果下降,已渐渐成为支流。
“现在用软件程序刷出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平台检测出来并且过滤,而且也缺少个性化的内容”,李华说,现在业界主流是打出“真人刷流量”招牌的“人工型水军”。
“找我们不是帮您刷流量,而是几十万会员在帮您做推广。”这是一家自称“每一个网络流量都来自真实人工访问”的网店在业务介绍中加粗标黑的内容。这个网店另一个同样显著标识出内容是“八年老店”。
自己经营一家文化传播推广公司的吴女士告诉记者,这家自称“不是刷流量”的网店正是典型的“人工型水军”。
据吴女士介绍,与“技术型水军”相比,其特点是“劳动力密集”——人多。一个“水军”公司通常能够调动成百上千甚至数万的真人“水军”。他们成分复杂,但通常以两大类为主:一类是大学生,另一类是以此为业的“职业水军”。他们的工作是每天不断地亲手用不同的手机号、不同邮箱注册各类平台账号,然后根据自己“上线”的要求完成点击、观看、评论、回复等操作。
因为是真人操作,这类“水军”较难被技术手段识别。特别受雇主青睐的,还有他们可以完成各种“定制版”的互动任务。而比起纯技术操作出来的点赞或评论,被称为“精品评论”的“手工制作”,价格要贵出五到十倍:一个普通点赞的平均价格是5毛,而一条“精品评论”目前至少是5元。
记者在与一名位于四川成都的“水军”攀谈的过程中了解到,一些耳熟能详的影视界“流量鲜肉”“流量小花”常常在“刷流量”方面一掷千金。“常常一次就能有几十万、上百万的投入”。当记者提出想要更深入了解细节时,该“水军”警惕地拒绝了。
“你不要毁我们这个行业。”他对记者说。
上一篇:“流量”是什么?刷出来的“流量”真实吗?
下一篇:淘宝店铺借推广之名 行刷流量之实 助长网络水军
我很喜欢这篇文章,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(请点击下面的按钮分享):